仲夏时节,高温酷暑席卷京城。北京京剧院“寻梦·承泽”精选剧目六月展演《战马超》《乌盆记》《金山寺·断桥·雷峰塔》《清风亭》连续三天亮相长安大戏院,再掀一股优秀传统文化热浪。6月25日晚京剧《清风亭》开戏前,粉丝们争先恐后地在戏院前厅排队,凭票券领取文创纪念品……
悲剧之美
“走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小锣抽头,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老生名家、北京市政协委员杜镇杰饰演的张元秀身穿老斗衣,手持一根拐杖,缓步徐行登台。二黄摇板还未开唱,观众立时报以一个“碰头好”,恰应了那句——京剧是“角儿”的艺术。
该剧“多白少唱”,成套的唱腔少,极富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念白多,从而不显得平铺、拖沓。譬如在“认子”一场中,张元秀在清风亭与张继保生母周桂英争辩时说:“有道是枯竹林内生嫩笋,老牛还会产麒麟,你管我什么,七十三、八十三,就是一百零三,还由得我啊!”这句戏词贴近生活、风趣幽默,瞬间承包了全场的笑点。又如张元秀和张继保告别时,七旬老翁爱抚着养子的头顶,大段念白如泣如诉。一声“张继保,小娇儿”哀哀欲绝,随后的二黄散板“我哭啊”唱段让人肝肠寸断,充分体现出杜镇杰在“唱、念、做”等多方面的功力深厚,挥洒自如! 排演“望子”一场,令杜镇杰和饰演贺氏的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老旦演员康静最为虐心。剧中,思子成疾的老夫妇失去谋生能力,沦为乞丐。相较前几场,两位演员的肢体表现更显老态龙钟,倚杖蹒跚、风烛残年。此处,康静将目光呆滞却望穿秋水的盲婆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贺氏面朝清风亭的方向大声唤子直至声嘶力竭,与方才久病孱弱的状态形成鲜明反差,愈发震撼心灵。母爱的力量在压抑中迸发,整体情绪连贯自然,一气呵成! 伦理之思 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言:“中国京剧正是人生问题剧。在每一剧中,总有一问题或不止一问题包涵着,如死生、忠奸、义利、恩怨等,这些都是极刺激人的人生大问题。”京剧《清风亭》中“认子”“碰柱”的情节将观众的情绪再度推向高潮。多年后,高中状元的张继保回乡祭祖,路过清风亭小憩。老夫妇前往相认,他却反目不认,赏下二百铜钱打发老人。二老满怀愤懑、万念俱灰,双双在清风亭了却了性命。“碰柱”的表演充分展现了京剧艺术虚拟性的美学特征,杜镇杰通过跪步、抖髯、甩髯、屁股座子等技巧配合眼神的运用,将张元秀头撞亭柱时的晕眩、绝望表现得惟妙惟肖。 京剧《清风亭》是“南麒北马”两位老生前辈大家的代表作。1928年8月,马连良先生在北京中和园首演全部《清风亭》。1932年,“麒麟童”周信芳先生经整理加工,演出全本《清风亭》。剧本情节虽然大体相同,但做工和唱腔各有千秋。《清风亭》也被豫剧、晋剧、秦腔、汉剧等诸多剧种搬演。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清风亭》数百年来广为传唱,角色深入人心,引发世人对仁爱孝悌、积善成德的“共识”与“共情”。 美学家朱光潜说:“在个体生命的无常中显出永恒生命的不朽,这是悲剧的最大使命。”杜镇杰告诉笔者,考虑到破除封建糟粕,京剧《清风亭》结尾的“雷劈”多年来被删改。“但观众来信强烈要求恢复,认为‘雷劈’代表了惩恶扬善的导向。”于是,本次演出中,张继保遭天谴的情节便呈现在观众眼前,突出人伦正义,大快人心! 戏里戏外 演出当晚,悬挂在长安大戏院舞台上方的红色条幅赫然醒目——“京剧的寻梦承泽,我们的寻梦承泽”。 从2014年启动至今,北京京剧院“寻梦·承泽”品牌项目共计演出90场,加工提高了55出剧目,举办一场演唱会,伴随观众走过9个春秋。“杜叔说戏”、“寻梦·承泽总动员”、“戏迷答谢会”、“萌娃戏体验”、“剧本朗读会”等丰富多彩的落地活动,吸引着广大戏迷朋友推开“京剧之门”,品味国粹之美。 前不久,“寻梦·承泽”合唱团第二次活动圆满完成。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派青衣名家张慧芳分享了她学习昆曲版本《金山寺》《断桥》的初心和过程。杜镇杰现场口传心授名段《淮河营》“此时间不可闹笑话”。回首二十世纪20-40年代,京剧迎来第二个鼎盛期,逐渐形成举国齐唱“京二黄”的大气象。寻民族艺术振兴之梦,承先贤之泽。还看今朝,让我们“同唱一首歌”! 守正不渝,创新不止。近年来,“寻梦·承泽”不断解锁优秀传统文化焕新的“N种打开方式”,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粉丝们为“寻梦·承泽”自发设计的文创衍生品种类仍在丰富、维度仍在延伸。一张角色形象明信片、一枚戏曲元素书签,织好观众与京剧的“联络网”、架起戏迷与“角儿”的连心桥。 (图说)戏迷为寻梦承泽设计的文创产品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杜镇杰表示,“寻梦·承泽”项目的初衷是传承骨子老戏、培养年轻人。“比如这次在《清风亭》中饰演周桂英的尚派青衣尤雅莹,她的表现可圈可点,是整出戏的一个亮点。今后,我们争取将更多青年演员推上‘寻梦·承泽’的舞台,让他们绽放异彩!”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未来,“寻梦·承泽”仍将追光而遇,沐光而行。挖掘骨子老戏,倡导中华美学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图片来源:北京京剧院“寻梦·承泽”项目工作室 (记者宗晓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