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世界热点评!全球平均气温纪录被刷新!南信大气象专家解析:17摄氏度为什么是“史上最热”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23-07-06 08:20:12

美国当地时间7月4日《国会山报》报道,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显示,7月3日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世界平均气温达到了17.01摄氏度,高于2016年8月创下的16.92摄氏度的纪录。17摄氏度的天气听上去并不算“非常热”,为啥成为了“最热的一天”?记者特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进行了解析。


(资料图片)

厄尔尼诺事件登场,刷新全球平均气温新纪录

罗京佳解释,17摄氏度并不是来自地球上某一个点位的温度,而是全球陆地、海洋、极地等多个点位温度的平均值。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当北半球处于夏天时,南半球就是冬天,而全球平均温度是北半球的高温加南半球的低温综合计算后得出的温度。“17摄氏度对于北半球来说并不算高,但对于极地和南半球而言,这就是一个很高的气温了。”

这一轮高温,其实早有“前奏”。 从6月初开始,全国各地都感受到了这一轮热浪的不同寻常: 6月中旬,江苏淮北地区迎来37℃高温天气;华北、黄淮、内蒙古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35℃至39℃的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甚至超过了40℃。

罗京佳解释,滚滚而来的高温是诺尔尼诺事件时隔三年“再登场”。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高的一种现象,反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时则出现拉尼娜现象。一般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会交替出现。2020年-2022年,我们连续经历了三年的拉尼娜事件,今年,厄尔尼诺事件接替登场。在厄尔尼诺叠加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异常天气气候事件强度更强、时间更长、影响更为显著。

与此同时,世界气象组织也于当地时间4日发布报告确认,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事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在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概率达到98%。

“南涝北旱”有待观望,今年冬天或将是个暖冬

这一轮的高温,后续还会有怎样的影响?罗京佳表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的冬天,东亚一般会出现暖冬。再加上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的影响,今年暖冬会更明显。“我们南信大气候预测系统的结果也是显示暖冬。”罗京佳表示,根据全球多个动力模式预测系统,今年冬季厄尔尼诺强盛期中东热带太平洋升温幅度在1.5~2℃,如果发生一次很强的厄尔尼诺事件,中东热带太平洋升温要达到3℃以上。

和高温一起到来的,还有梅雨季节下不完的暴雨。部分读者或许有这样的疑惑:今年梅雨季节的江苏,降雨量似乎远多于往年。这是否意味着“南涝北旱”的回归?对此,罗京佳持观望态度。“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和夏季降水会有显著影响,根据目前南信大以及全球动力模式预测结果,我们将迎来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后续能否发展成很强的厄尔尼诺等级现在还不能确定。”对农业生产而言,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产量都将受气象条件影响产生不同程度波动,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趋强,农业生产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减轻灾害影响,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上一篇:华泰证券:医保续约规则征求意见 看好多适应症药物和慢性病药物的长期放量_天天头条 下一篇:最后一页

推荐阅读

更多>